甘薯生产一直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独具的高产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曾为解决中国人口激增带来的温饱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甘薯虽然具有一定的抗旱、耐盐、耐瘠薄的特点,但在关键生育期如慢根期和扩根期易受干旱和盐胁迫。
近日,粮作所甘薯创新团队分别在Genes和Frontiers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of DUF668 Gene Family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under Drought and Salt Stresses in Sweet Potato”(IF=4.141)和“Transcriptomic analysis reveals mechanisms for the different drought tolerance of sweet potatoes”(IF=6.627)的研究论文,团队利用不同抗旱性甘薯品种,研究甘薯在干旱胁迫下生理指标的变化和转录的改变,揭示了与抗旱性有关特定基因的潜在防御机制,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相应的工作模型。该研究表明植物信号转导、黄酮生物合成、苯丙烷生物合成和异喹啉生物碱生物合成在抗旱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发现DUF668基因家族参与了甘薯的耐旱耐盐方面的调控。上述研究成果在甘薯新品种选育和抗旱、耐盐机理研究方面有重要价值。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刘恩良研究员为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金平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为第一完成单位。以上相关研究得到自治区协同创新专项(科技援疆计划)“薯类优良品种评价及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的资助。(粮作所刘恩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