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024-03

【央广网】“新”光闪亮的她⑤:梁晓玲的第二个梦想

资料来源: 作者: 浏览量:
编者按: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征程中,离不开妇女的贡献。巍巍天山,莽莽昆仑,她们用汗水铺就多彩的人生,以最美的芳华凝聚了“她”力量。在“三八”国际妇女节114周年来临之际,央广网新疆频道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女联合会推出《“新”光闪亮的她》系列报道,聚焦天山脚下的全国三八红旗手、自治区三八红旗手等优秀代表,讲述巾帼力量的成长历程和奋斗故事,展现新时代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的女性形象。
3月8日,是“三八”国际妇女节,当记者在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看到研究员梁晓玲时,她正独自在办公室里查阅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相关资料……

梁晓玲在工作中 (央广网记者丁安 摄)
今年61岁的梁晓玲是新疆农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全国三八红旗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事玉米育种、高产栽培、良种繁育及技术推广工作近40年,她主持培育出33个玉米新品种,获5项国家发明专利、23项植物新品种权,为南北疆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
第一个梦想:“让我培育的玉米品种,种遍天山南北。”
三十多年前,参加工作不久的梁晓玲在新疆农业科学院举办的一次英语演讲比赛中,以“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为题目,向大家讲述了“让我培育的玉米品种,种遍天山南北,让广大农民因玉米而致富”的个人梦想。
为了这个梦想,梁晓玲与团队成员长期奔走在天山南北,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与汗水。
多年前的某一天,梁晓玲像往常一样在办公室里统计育种数据,一位满头大汗的小伙抱着两个大大的哈密瓜出现在了办公室的门口。
经过询问,梁晓玲才知道,这个小伙子就是常与她通信的那位岳普湖县玉米种植户。
原来,在一次处理单位信件的过程中,梁晓玲结识了这位岳普湖县的玉米种植户,并向他推荐了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
梁晓玲说:“当时他常常与我通信,请教玉米选种、管理等技术方法,我也毫不保留地对他进行指导。”
在梁晓玲的指导下,当年,这位岳普湖县玉米种植户获得了大丰收。小伙子为表达感激之情,赶马车、搭班车、坐火车,用了两天的时间,特地到乌鲁木齐来感谢她。
小伙将两个用芦草精心包裹着的哈密瓜轻轻放在了梁晓玲的办公桌上,向梁晓玲说:“我种的这个玉米品种特别好,我今年还要继续种这个品种。”
梁晓玲回忆说:“当时看到那两个哈密瓜,我特别感动,都不舍得吃。我把其中一个哈密瓜当作奖杯一样送给了我的母亲,还给她讲述了这个事情,另一个哈密瓜和我们农科院的同事一起分享了,大家也都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工作带给我们的荣誉感与自豪感。”
黝黑的皮肤、质朴的情感,让梁晓玲潸然泪下,也更加坚定了梁晓玲对玉米种子研发培育的信心和决心。
梁晓玲说:“我们作为科研人员,也没做太多的事,就做了我们的本职工作,但是老百姓对我们的信任,让我感觉一切都特别值得。”

梁晓玲向记者介绍团队成员与他们培育的玉米品种 (央广网记者丁安 摄)
作为团队中的唯一一名女性,梁晓玲干起活来一点不比男同志差,梁晓玲的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间。
“我的父亲去试验田看我,正赶上我们在收玉米。一麻袋玉米80公斤左右,我和男同事一起抬着把它们码成垛,我爸爸看到后,什么都没说,过来接过了麻袋,家里人都非常支持我。”梁晓玲说。
有群众的信任,有家人的支持。梁晓玲长期忙碌在农业科研生产一线,一年四季南繁北育。

梁晓玲在玉米地中工作 (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同事们都说,梁晓玲在玉米地里,可以从早上忙到晚上,从天亮忙到天黑,不知道饿,更不知道累。
夏季,她奔波在南北疆田间地头搞育种、做示范;冬季,她在海南岛进行南繁加代创新。每年授粉季,她和同事们一起每天冒着高温酷暑工作十多个小时,衣裤被汗水浸透,渴了一瓶水、饿了一桶面、累了地头打个盹。
梁晓玲说:“我们比农民还农民,农民都是趁早晚凉快才下地,我们却是越热越要往地里走。因为要观察玉米的耐热性、耐旱性。只有了解品种特性,才能为农民做好后续服务,指导田间管理。”
梁晓玲忘我地工作,将自己的真情奉献于新疆玉米科研事业,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累累硕果。
夏干三伏,冬干三九。经过漫长的培育,有33个玉米新品种在梁晓玲和她带领的团队手中诞生。她主持育成的早熟玉米新玉29、54,中熟玉米新玉41等新品种已成为新疆南疆地区自育品种中推广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

梁晓玲与记者分享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成果 (央广网记者丁安 摄)
第二个梦想:“让老百姓享受科技创新的成果,让老百姓的餐桌更加丰富。”
今年1月,梁晓玲入选2023年“新疆工匠年度人物”。
梁晓玲向记者介绍,目前,玉米是新疆第一大粮食作物,占比达到40%。中国粮要用中国种,中国种就是我们自主创新的品种。
近年来,新疆锚定农业强区建设目标,稳扎稳打、真抓实干,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成效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
2023年,全疆粮食种植面积4237.2万亩、新增586.3万亩,总产2119.2万吨、增加305.7万吨,粮食总产首次突破20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新增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不仅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梁晓玲介绍自己在田间拍摄的玉米花照片 (央广网记者丁安 摄)
梁晓玲说:“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创新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新的品种、新的种子,让他们大规模种植以后,增产增收。”
随着农业科技与机械化的深入推进,新疆积极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和种植结构,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以小麦、玉米为重点的粮食单产提升工程。
科研工作是枯燥单调的,但是看到试验田和农民的生产田一次次刷新产量、看到种植户腰包逐渐鼓起来,梁晓玲说:“不仅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我今年又有了第二个梦想,就是让老百姓享受科技创新的成果,让老百姓的餐桌更加丰富,身体更加健康,生活更加美好。”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们获再多的奖,或者是获得多么大的成就,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老百姓的认可。”这是梁晓玲常说的话。
用心用情用力,不断挑战,梁晓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一步步完成自己的第一个梦想,向第二个梦想前进。
策划:胡苗苗
记者:姜茸 郭璁悦 丁安


上一条:【科技日报】为粮食安全播下创新的种子

下一条:【石榴云/新疆日报】铿锵玫瑰竞展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