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文/图/视频
清甜脆爽的哈密瓜、冰淇淋质地的玉菇瓜、通过电视综艺节目走红的巴楚留香瓜,这些近年来备受消费者喜爱的瓜果,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甜瓜。日前举办的2024中国(寿光)种苗产业大会披露数据,2022年中国市场甜瓜需求量已增长到1328万吨。
近年来,我国甜瓜的种植面积达到了300万亩以上,其中,新疆、山东、河南、河北、海南等地成为甜瓜的主要产区,总产量虽超过700万吨,仍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四川是水果大省,却不是甜瓜传统产区,又缺少本地甜瓜品种。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下称省农科院)种植专家杨峰博士介绍,本省消费的甜瓜中,约90%以上由外地调入。为打破现有局面,四川、新疆两地农业科学院专家联手,在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特色甜瓜育种岗位和省农科院中试熟化项目的支持下,将新疆甜瓜新品种、新技术引入安宁河谷。
如何助力四川多种好瓜、满足本地“吃瓜群众”的挑剔味蕾?5月8日,在凉山州西昌市,优质特色甜瓜新品种示范及高效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现场观摩会上给出了“答案”。
新疆品种落地西昌
适宜与否靠时间检验
新疆甜瓜香甜多汁、口感细腻,是国内外公认的果中佳品。为了丰富四川食客的“果篮子”,省农科院和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下称中心)专家将40多个新疆甜瓜品种,种进西昌市安哈镇新营村的果蔬大棚里,开展筛选与示范。
为什么把种植基地优先选在西昌?中心研究员、甜瓜分子育种技术专家刘斌博士和同事们自有考量:“西昌位于安宁河谷地区,属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与新疆甜瓜产区具有一定相似性。”
相似,不意味着种植模式能够照搬。新疆甜瓜品种是否能“服”四川水土,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早在2022年,川、疆专家便开始在西昌多点位、小范围试种新疆甜瓜,一开始收效不甚理想。
“有的品种品质和产量上不去,有的受病虫害影响严重。”刘斌博士介绍,尽管如此,专家们依然相信,西昌是适合种植甜瓜的。2023年,专家团队与种植大户刘磊开展合作,改进栽培技术和栽培模式,成功种植出接近新疆品质的甜瓜,并筛选出一批表现较好的品种。记者在现场会当天见到的,就是这批“脱颖而出”的“好瓜”。
避免有土栽培缺陷
无土种瓜带来新转机
一开始种植为什么失败?川、疆专家通过实验数据总结经验:原先选择的试验点位均采取传统有土栽培,部分非适宜品种“败”在当地土传病害之下。
另外,部分有土栽培的甜瓜在同一地块连续多季耕种后,出现了连作障碍,当地人称“自毒”“重茬病”。这是土壤营养物质不平衡等原因引起的生理性和病理性病害,严重时可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刘磊的瓜棚之所以能成功产瓜,与他大胆选择采用无土栽培模式不无关系。“无前人经验可借鉴、前期投入较大,但就想试试看。”刘磊告诉记者,他的信心来源于“相信科学”。
在刘磊搭建的22亩甜瓜大棚中,记者看到,甜瓜藤蔓从配制好的栽培基质中一直伸到铁丝架上,水肥一体化管道也埋在基质中,为甜瓜提供营养。大棚无土栽培模,避免了甜瓜与土壤、雨水的直接接触,也就避免了多种土传病害;相关设施设备只需要在种植茬口进行消杀工作,就能有效减少连作障碍,“前茬采收后只需3天就能种下一季甜瓜”。
刘磊告诉记者,第一年采用无土栽培种植优质特色新疆甜瓜品种,每亩瓜棚产出8000斤,“后续通过技术优化,提高栽培密度,产量还会更高。”
同时,杨峰博士等省农科院专家,利用瓜菜轮作模式,将萝卜、番茄等与甜瓜不同科的蔬菜同甜瓜进行轮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显著减轻了土地种植甜瓜的连作障碍,成功将攀西蔬菜同特色甜瓜在高效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示范上进行了有效结合。
一年能种出三季瓜
攀西或成下个国家级甜瓜产区
“5月这批瓜,其实还没有到最佳熟度。再过一周,大部分甜瓜中心糖度能达到18度以上。”刘斌博士边说边切开一个“纳斯密”甜瓜,清香四溢。与会者直言,有种“童年记忆中的香气”。
2月种下,5月收获,这仅是西昌无土栽培种植甜瓜的第一季。农艺操作得当、农时安排合理的情况下,这片瓜棚去年夏、秋、冬实现了收获三茬甜瓜。“理论上,在西昌一年可以种四批甜瓜,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还在摸索解决方法。”刘磊说。
尽管如此,专家团队也感到十分振奋。新疆甜瓜占全国产量7成以上,但受气候条件影响,普遍春种、夏收。如果甜瓜优质品种与技术在攀西等适宜地区推广,不仅能让川渝、西南乃至全国消费者更快吃上高品质甜瓜,还为四川甜瓜“错峰”上市、填补市场空白、提高市场占有率提供了可能性。
刘斌博士告诉记者,在后续工作中,两地专家将共同努力,争取为四川引进推广更多特色甜瓜品种,如适合温室、反季节、耐长途运输、机械化栽培等,为提升甜瓜产业丰富性、多样性提供科技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