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库尔勒市托布力其乡一望无际的白花花的棉田中,坐落着一个50多亩的院落,院落中间有48个安装有蒸渗仪、淋溶液原位采集设备等装置的试验小区,气象站、蓄水池、变电站等设施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院落内,科技感十足。
这里是库尔勒农业面源污染新疆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面源污染野外站),同时也是农业农村部西北绿洲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基地、国家农业面源污染氮磷淋溶国控监测点。
工作场景。
面源污染野外站站长马兴旺研究员告诉记者,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若化肥、地膜等化学投入品使用不合理,畜禽水产养殖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等处理不及时或不当,会产生氮、磷、有机质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在降雨和地形的共同驱动下,以地表、地下径流和土壤侵蚀为载体,在土壤中过量累积或进入受纳水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面源污染野外站设立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新疆绿洲地膜残留、氮磷淋溶等面源污染严重的问题。
工作场景。
据了解,面源污染野外站始建于2008年,后又陆续在乌鲁木齐市和玛纳斯县建设了2个棉田、1个露地菜田的氮磷淋溶监测点。2023年,面源污染野外站成为我区首批通过认定的8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之一。依托面源污染野外站,2023年新疆农科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创新团队成立。
工作场景。
面源污染野外站多年来以定位监测为基础,获取农田尺度和区域尺度上农田面源污染发生时间、强度、数量等数据,揭示绿洲农田面源污染发生机理机制,创新面源污染防治方法,助力农业绿色发展,团队创设精准降低地膜残留技术、精准减少氮磷残留技术、精准减排固碳绿色技术、精准作物优质高产技术4项关键技术,截至目前,完成了37项科研项目,其中获奖5项。
目前,面源污染野外站已成为干旱区重要的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研究基地,为深入了解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技术的推广和改进提供了实践场所。
近日,面源污染野外站传来喜讯:10月9日,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等单位专家实地测产,试验棉田在应用上述关键技术后,平均籽棉产量达每亩557.02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