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玲,女,汉族,1980年6月生(40岁),中共党员,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工作以来,一直努力奋进、积极探索、尽职履责,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在新疆特色林果机械化领域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勤勉学习求上进,快速成能手
在刚进农机所时,正值农产品加工研究室人才匮乏、人手紧张时期。对她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学习的好机会,也是一个经受考验的时期。每天大量的工作堆在面前,白天要去设备安装现场监督工人进行设备安装,晚上回到办公室查阅资料、绘制设备图纸,还要撰写项目申报书、可研报告等一系列材料。2009年,项目组计划申报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要准备的材料很多,但项目组人手又少,杨莉玲同志经常在办公室没日没夜地忙得不亦乐乎。在提交报奖材料前几天,终于累倒了,高烧将近四十度。领导劝她回去休息,她说“准备了那么久的材料,到了关键时刻怎么能放下,没事,我能坚持”。同事拉着她去医院打完点滴,她又立马回到了工作岗位。功夫不负有心人,项目组承担的《新疆特色干果精加工技术及关键设备研发》项目,获2008-2009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勤奋的学习加上细心认真的工作态度,她很快超越同期的其他同事,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认可。
二、满腔热情投身心,硕果累累
新疆是核桃种植大省,核桃产业关系着南疆三地州800万农民的生活来源,很多农民家庭收入的1/2来自核桃。每到核桃成熟时,许多农户不仅没有丰收的喜悦,反倒犯了难,大量核桃来不及加工而发霉变质。杨莉玲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立志一定要解决核桃采后加工的难题。
为了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困难,她的足迹踏遍南疆核桃主产区,进入田间地头和农户深入交流生产中存在的难题,深入企业和农民合作社调研技术需求。为了攻克一项项技术难题,她和团队成员夜以继日的奋战和加班加点,一个一个部件的无数次反复设计,一轮一轮样机多次试制、改造。她每天平均工作在12小时以上,她的办公室每天都会有一盏灯一直亮到凌晨两三点钟。曾经连续数年的年休假、节假日都没有休息,甚至连婚假都没休一天,不是在进行样机生产试验,就是在筹划新课题的申报。2015年产假还没休完,就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在一心坚持和全心奉献下,项目组完成的《核桃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应用》,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正是在这种一心坚持和全心奉献的精神下,她的团队攻克了一项又一项的技术难题。核桃脱青皮清洗成套装备技术的研究,解决了困扰广大果农的核桃脱青皮难题。研制出了国内首条核桃连续脱青皮、清洗加工机械化生产线,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效率与人工处理相比提升了300倍,每吨核桃节约生产成本330元。核桃破壳、壳仁分离成套装备技术的研究,实现了核桃破壳、壳仁分离、仁分级一体化规模化加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效率与人工处理相比提升了500倍,每吨核桃仁节约生产成本1200元,为农民增收做了实实在在的好事。技术设备推广覆盖新疆22个核桃主产县,及云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湖北、四川、北京等9个核桃主产省,辐射面积占我国主产区90%,被农业部网站、中央电视台、新疆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
三、诲人不倦培新人,人才济济
杨莉玲同志不仅是一位全心奉献林果业的青年科学家,也是一位乐于助人的老师。周围的人有不懂的、不明白的问她时,她都很有耐心的讲解和指导。她关心团队每个成员的成长和发展,针对个人特点进行差别培养,使团队成员的专长得到发挥。在学术上,她要求大家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事。在她的培养鼓励下,团队现有5名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3人获自治区“天山英才”称号,5人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团队成员每人都有独立主持的科研项目,获自治区“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称号。
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杨莉玲同志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工作。面对荣誉和成果,继续努力和前进,解决了核桃采后加工机械化的难题,又投身核桃生产管理机械化的研究。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自治区重点研发任务等项目17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核桃加工关键技术与成套设备研制》等7项科技成果,其中3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获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自治区专利一等奖1项,自治区青年科技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2项,中国农机学会优秀论文奖1项。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4部,科普图书1部。作为主要发明人,申请国家专利85项,其中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制定自治区地方标准26项,企业标准13项。因各项科研工作业绩突出,被评为“自治区林果业发展科技支撑首席专家” 和“自治区天山英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选”,获得“新疆青年五四奖章”、“自治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